種在頂樓陽台的番茄株,掛著碩果僅存的番茄,從結果生出青綠的小番茄開始,等待數個禮拜後開始轉紅,想著再過不久就可採摘,品嘗人生第一次種出的番茄,相信能帶來不一樣的新體驗。
就在晚上,到陽台賞花澆水的時候,驚訝的發現等待已久的番茄怎麼出現了一個洞,是的,應該就是天天飛來我家陽台巡視的雀鳥幹的好事,不得不說,當下有點崩潰,但還是沒有想將其摘下來的衝動,既然已經成了雀鳥的食物,就留著讓鳥兒們繼續吃吧!吃剩下的再埋進土地看是否能再繼續長出幼苗,有了一次經驗,下次會找個袋子包起來,總有一天吃得到親手種的番茄。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
2025年5月8日星期四
相片故事#10 多肉開花|紫太陽
種了幾年,直到今日才知道這株多肉植物仙人掌的名稱是「紫太陽」。
這一盆多肉植物並非是自己花錢購入,而是一次聚餐後在餐廳門口等待時,看到店前有老闆種植的一些盆栽,看著這盆多肉挺有趣的,與老闆閒聊後,老闆說如果你有興趣就搬回去種吧!既然老闆都開口了,不拿豈不是不好意思,謝過後就開啟了與這盆多肉的緣分。
拿回家後擺放在陽台,也沒有特別的照顧它,只有在看到土比較乾時澆一點水,就這樣子頑強的在陽台住了下來。至少有3年左右,未曾看到有開花的跡象,老實說因為也沒有特地對它了解過,所以一直以來並不知道會開花,就覺得是一盆蠻有特色的多肉植物。
今年突然發現凸起的小點長大後,居然開出了粉紅色的花朵,色彩鮮艷,看了就令人喜愛,只是花期有些短,不到一星期就謝了,有點可惜!
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
相片故事#9 貓大仙寶座自成
植栽是隨手一插,從要死不活到獨具一格,黑貓裝飾則是從其他已整理掉的盆栽拿過來擺放,因不易固定於是放在正中避免亂倒。
除了定期補水外,也未給予過多關注,任由自行生長。前幾日出門前,用等待的零碎時間,巡視了門前的植栽,突然發現~這個布局怎麼有點像貓大仙的修煉寶座,一股氣勢油然自成。
家門前的安全就教給大仙承包了!😁😁😁
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
什麼鬼|捉摸不定的關稅政策|川普關稅亂局之期指漲停板(1140409-10),再截圖紀念!
繼1140407期指跌停板之後,時隔1天半,在1140409的夜盤,因為川普的髮夾彎,令人大開眼界的關稅政策對75個國家再暫停實施90天,除了某幾個不願配合的國家外,如中國,就先加個10%,世界彷彿鬆了一口氣,那10%已經算不了什麼了,更何況90天後問題一樣存在,這無疑是一個優秀奸商的高端操作,漫天喊價落地還錢,這玩的槓槓的。
一個髮夾彎,在看夜盤的時後,神遊太虛幾分鐘,突然看到瞬間上漲1000點的走勢,還以為是不是手機軟體又怎麼了,實際是瞬漲,台指期漲停至夜盤收盤,就愛這種與歷史事件同步參與的感覺,但也肉疼,真的很有感😱。
1140410日盤一開,也大概就是個開盤即收盤的局面,入眼一片紅。幾天前,開盤即收盤,賣不掉,這天也是開盤即收盤,買不到。
老話說,人無橫財不富,馬無夜草不肥,這幾天也確確實實體現了這句話。可惜的是,咱們怎就站在了趨勢的對立面呢?不然完成財富階級的跨越也就是分分鐘的事。
2025年2月3日星期一
2025蛇年春節長假簡記
DAY1 0125(六)
上午大兒子要上年前最後一次的補習課程,小兒子發燒生病,帶去光田醫院看診,以免過年期間無處尋醫。
天氣微涼,聽氣象報告說越近除夕氣溫越低,把握時間將2、3、4樓窗門清洗一遍,完成樓上層天色已
黑,一樓部分再找時間處理。
DAY2 0126(日)
溫度略降,但幸好沒有刮起寒風,趕快把一樓大門及窗戶清洗,這部分如同人的臉面一樣,乾淨整潔為最重要,其他不處理可以,但這部分不能不做。一直想處理的植株及盆器也一併處理了,讓正門整齊有序。
晚上換帶大兒子看診,年前許多診所已經休診準備過年,還在開的沒幾間,聽說清水還有何○○診所,全家一起去清水吃飯及看診。
診所未開門前門前就已排了長長人龍,等到看完診已耗去1-2小時,而候診人數卻仍有近百人,幸好有早到等候。
DAY3 0127(一)
原訂上午與舊同事約好一同去拜訪一位已退休的老同事,以前剛成為職場新鮮人時常受該位老大哥的照顧,只是後來調單位連繫變少,想趁年前較有充裕時間連絡一下感情。但一早大兒子發燒到40度左右,大小兒子都在發燒,無法全放給老婆照顧,只好打電話致歉,等改天再擇期前往。
既然不出門,那就把剩餘的一樓客廳及四樓書房掃了吧!完成最後一塊拼圖。
晚上送神,忙碌到凌晨,與往年一般如常。
DAY4 0128(二)
今天除夕。
下午全員回爸媽家準備年夜飯,今年年菜改變從餐廳訂餐的方法,嘗試著買全聯的年菜-佛跳牆及香菇雞。
傍晚拜完祖先跟著圍爐吃年夜飯,發紅包說吉祥話,團圓湧暖意。
飯後來一場衛生麻將,上一次搓已是去年過年的事了。陪爸媽一起娛樂。
DA5 0129(三)
大年初一,蛇年到,蛇現幸福!
7點前回到爸媽家,幫忙準備拜祖先事宜,等到老婆帶孩子回來,一起到村廟、土地公廟及佛祖廟走春。接下來就在吃喝、聊天、看電視及親友拜年中度過。
DAY6 0130(四)
初二,回娘家。
觀念改,沒有一定要姐妹們回來,和老婆就一定要在家接待準備吃喝,等她們回去後再收拾歸整,隔日換我們回娘家,也就是需要事先商量好錯開回娘家的日子。
都是家人,也是回自己家,所以一切自便,不用成為彼此的負擔,習慣之後,大家都舒心。
所以,今天姐妹們回娘家,而我也陪老婆回娘家。然後,在老婆娘家繼續走春,逢廟就拜。
DAY7 0131(五)
連假開始到今日,已經是第7天,想著前幾年的假期長度,今天應該是已經開始上班,屬於年後第一天,只是今年的此時此刻還在假期中。
天有雨微冷,初三睡到飽,醒來已近中午,就在家窩著看劇。
DAY8 0201(六)
春節出遊,是年節假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,這件事沒做,就覺得這個年假少了點什麼,渾身不自在。距離假期結束只剩2天,又天清氣朗,完美,呼啦啦的叫上老婆孩子,在YouTube 上隨意找了個旅遊介紹,直接殺向雲林,來一場蛇來蛇去的旅行,走一走以前未曾到訪過的地點。
第一站 斗六雲中街文創聚落
來到這裡的第一個印象是「不好停車」,與其花時間繞行碰運氣不如找收費停車場,省時便利。第二個印象則是「範圍不大很快就能逛完」,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文青氛圍。
隨後,既然來了這裡,也順道逛逛周邊還有什麼景點,從地圖上看,過中山路的那一邊太平路有「太平老街」,可能是過年期間,有許多的店家未營業,想找吃的也不是很容易,選擇不多。但太平老街的上方掛滿燈籠,很有特色。
第二站 青埔落羽松秘境
這一站是前往虎尾驛途經碰巧遇上,位在河堤道路(虎尾-北港)旁,看到有許多遊客停留拍照,且景色充滿意境,隨即興起不妨也去看看的念頭,結果令人相當驚豔,照片怎麼拍都好看。
會來這裡是因為小兒子想著要親手做影片中看到的棉花糖,我們就在虎尾驛內找到那台機器,投入30元,換一陣歡樂。
之後也去台糖虎尾糖廠冰品部參觀,考量孩子的身體狀況,這次放棄買冰品,只買了瓶礦泉水就走。想起路上有看到雲林十大伴手禮「虎珍堂」的廣招,看地圖也在附近,走幾步路就可到,好奇有哪些特色的產品,如果合適可以順便帶一些回家送禮,店面挺有特色,最後買了「虎月燒」(經典原味、日式抹茶、紫薯卡士達)3種口味各1個現吃,也算是有參與感了。
DAY9 0202(日)
收心日,整頓家務,收拾心情,明日上工,假期已結束。
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
我的賀禮蘭花植株|走過凋零與重生 新芽新苞
還記得發布在2024年4月16日那篇「#9漫行游東|回禮」中的同事送的花禮,相片中的蘭花盛放一時,品味期約三個月,受到環境的影響,時間一過逐步凋零,鮮豔的花朵重歸於塵泥,徒留厚葉及莖條。
落朵的蘭花已經不適合繼續擺放在辦公空間,也就陸續載回家裡,持續放了一陣子,卻也捨不得一股腦地將其丟棄,就一直想著該如何處置。
一開始先卸下固定花莖的軟鐵條,將放在花器的一株株蘭花整理放置在閒置不用的小花器盆裡,想著在未找到更合適的處理方式前就先這樣擺著吧!
可能是方法不對,分離出來的蘭花株,部分開始枯萎。後來學著Youtube影片上對空牛奶寶特瓶的應用,做出一個一個容器,並試著將蘭花株放在裡面種植,看看是否能成活。
![]() |
空牛奶寶特瓶做的容器 |
另外,拆卸下來的軟鐵條一直堆著不僅占用空間,也無法妥善使用。就想著是否能簡易的製作架子來放置改換容器後的蘭花株,最後做成了不好看但能用的物件。
![]() |
發揮有限創造力做成的花架 |
完成後逐一把寶特瓶容器綁進一格格的位置裡,並擺到陽台上讓其自由成長。後來除了一兩株狀況不佳枯萎外,存活率幾達八成,心裡想著就這樣養著吧,也許哪一天又會再長開出新的蘭花。
到了上個月,也就是2024年12月,某日突然發現,怎麼就放出一條長長的莖,今天還隱約能看得出即將長出來的花苞,期待著過一陣子也許真的能開出花來。
![]() |
長出新莖條的蘭花株 |
2025年1月1日星期三
2025,請多指教!從優雅到從容
日曆、月曆、桌曆、行事曆、手札、……等,2024的時間效期已走完鮮字最後一筆,拿起已擺放一旁等待候用的2025新物,拆封,準備寫下第一劃。
2024的期許是「優雅」,一筆一劃艱難地刻下,稱不上筆走龍蛇、鐵劃銀勾,多少還能勉強辨認;2025新下的註腳為「從容」,望處事有靜氣,凡事不急不躁,一派氣定神閒,內藏優雅。
西元年尹始,願八方來客平安順遂,身康體健,無憂。
2024墨香尚在,將這一年經受的酸甜苦辣濃縮為一滴養液,吸收帶入2025。
2025我來了,一切皆可期。
#33 漫行游東|是句點還是逗號
緊趕慢趕,終究還是來到了惜別的時候。K對於單位的一把手,有一點無力吐槽,對於歡送二把手的升遷儀式,欠缺了不知幾根筋,還好,有同事們自己組團送的花束,挽救了無花的尷尬。 那不錯的獨一無二的創意,沒了儀式感,就讓人覺得有種尬感。無法改變客觀環境,就調整自己的心態,只要想得開,心境能圓...
-
選擇的代表卡片 這是一堂講授溝通協調的課程,講師採用分組上課方式,每組約5-6人,桌上置放著上課所需要運用到工具,這些工具隨手可得,便宜且常見,如大海報紙、一盒彩色筆、一疊A4紙、再加上每個學員的桌上名牌,好戲上場。 一開始,為了讓學員之間彼此展開交流與相互瞭解,讓溝通由自身主動...
-
活到老,學到老,一句老話,卻是經典。新鮮事,不說天天都有,有趣的事變多了啊。 舒適圈,讓我們過得舒心愜意、遊刃有餘,卻也是阻礙我們接觸新鮮事物的障礙。 或許說,在我們擅長領域持續深化、持續精進,並成為該領域的專家、菁英、權威,是一件值得稱道、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,但從埋藏在人類身體...
-
DAY1 0125(六) 上午大兒子要上年前最後一次的補習課程,小兒子發燒生病,帶去光田醫院看診,以免過年期間無處尋醫。 天氣微涼,聽氣象報告說越近除夕氣溫越低,把握時間將2、3、4樓窗門清洗一遍,完成樓上層天色已 黑,一樓部分再找時間處理。 DAY2 0126(日) 溫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