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工作隨記|從現象看本質#4 年底屆至vs休不完的假

從成為職場萌新的那一年開始計算,除剛開始那幾年摳摳搜搜省吃儉用那每年不足10天的休假,在後來的10餘年,反過來是為了到年底卻無法休完那基本要求的休假日數而感到困擾。想努力休完嘛,但要在工作的空檔中去調整出那半天一天的時間來休,想就這樣隨它去吧,休不完也無所謂,就當白送也無妨,可是就有那一絲不甘心在,膈應!

遇到過職場上很多人,有很多的人能夠將工作與休假安排得很好,一派悠然愜意,像是一切盡在掌握中;也有一些人是休假用到不夠休的,還總是想著不同的招數多擠出幾天來用;也有一些人休假日數的多寡已經沒有太多意義,因為一年下來若能把基本天數休完,也能算是一種小成就。

就個人的觀察,上述的情形,或也可大致對應上在職場中對待工作的態度。無所謂好壞,差別只在於是站在哪個角度看,畢竟職場也是社會的一環,有著各式各樣的人才豐富多彩,有滋有味。

只是,對於到年底還無法把假休完的人,個人還是比較能理解他們對於工作的態度,不管是醉心於工作、工作繁忙無暇休假、人力不足硬撐力扛、...等,至少一個有責任感是少不了的,畢竟假沒休完對個人而言就是損失,就算不是出去遊玩或大吃大喝,至少在家睡覺充能也是一個選項,能讓這種損失的剝奪感相對降低的,大概也只能是對工作上的認真負責與放不下。

以上,想說的只是,今年假又沒休完!😭

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

#24 漫行游東|慎言保身

有時遇到一些事,也許是開心的,也許是令人鬱悶的,是那一種情緒值超出平常域值的情況,會讓人有著不吐不快的衝動,不自覺的在某些場合就脫口而出或對人訴說,說出來像是在釋放情緒壓力,不說,不平衡;說了,舒坦!

孔夫子曾言:「亂之所生也,則言語以為階。君不密,則失臣;臣不密,則失身;幾事不密,則害成。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」戰國策:「交淺而言深,是亂也。」曾國藩曾說:「話不說盡有餘地,事不做盡有餘路,情不散盡有餘韻。」因此,話說不說,該如何說,可對誰說,皆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。

在單位裡,總是會聽到、遇到這樣那樣的事,有些事不關己,有些則是戲裡人。如果是前者,基於不信謠不傳謠的原則,就當是聽看一場奇人軼聞;若是後者,多年來的經驗教會我,遇事緩一緩,急著給出反應的時候通常會讓自己落入應對失當的情境。

不久前,一位小主管來跟K說他管理的人與業務上的事,期間也對某幾人有所評價,K當下也是以聽為主,表示有適當的時機與場合會做處理。馬上大張旗鼓的處理人的問題,豈不落入偏聽偏信的處境。近幾日,他口中的那幾人因為一些事各自找到K這裡,K藉著這次機會深入聊聊,在過程中逐一比對著各方說法與所持理由。

面對一件涉及多方的事情,在處理的過程需講求策略、方法與步驟,而更要注意的是對於訊息的管控,露與不露,何時露,將直接影響到最終處理結果的好壞,嚴重時也可能對自身造成反噬。

當然,能做好的前提是,能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。K知道這個道理,但知易行難,也在持續自我學習中,希望有朝一日達到處事圓滿的境界。

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

#23 漫行游東|氣色

日復一日,兩點一線,上班下班,一條在google map上呈現越來越粗的時間軸行經路線圖,顯示著越來越單純的生活及工作軌跡。










K目前的活動範圍與舊工作的工作範圍大相逕庭,除了久久一次要回到本部的會議外,基本上想知道些以前工作上的一些消息,只能靠聽說,但聽說來的不靠譜,精彩度也相差甚遠,雖然K不是一個愛八卦的人,為生活找點樂趣應該是埋藏在每個人心裡的基本能力,也能算是豐富精神面的一種養料。

那又能如何呢?

當很多事情變的單純之後,只要不是自己換個法子逼自想些或做些無甚意義的事,直接體現在身上的就是身心壓力變輕,雖然半花白的頭髮難易逆轉成黑,但氣色是騙不了人的。K自己不易從每日輕微變化中感受到那一絲不同,但是對於許久不見的人來說,差異卻是明顯可見。

每當K因會議或活動需要,回到本部或是在外遇到以前的同事,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:「诶~老K,看起來很不一樣喔!氣色比以前好太多了,一看就是過得很舒爽。」K每次聽到總是半信半疑,有那麼明顯嗎?你莫不是誆我來著....

不得不承認,有些話聽著像是謊話,但說的次數多了,也就逐漸信以為真。難道這也是一種自我催眠。

無論如何,被人說氣色好總是令人高興,至少不會被人在背後傳著「抑鬱失志」的言論,很多時候,事不可怕,可怕的是人,因為人言可畏。以實際展現在外的氣色打破某些言論,比用言語為自己解釋來的有力且有用。

不久前,K在某個場合遇到之前單位的長官,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發現,這人的氣色怎麼差那麼多,以前的神采奕奕怎麼就成了滿臉疲憊,蒼白而無力,有種身心俱疲的即視感。但有些事不方便在公開場合問,關心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地點,因此也就將這念頭放在心裡。

好與壞,其實都是比較出來的,是比較級。對比越大,傷害也越大。所以說,別去比,比贏比輸除了自找不痛快而且比贏還不一定痛快,把眼光放遠,視界放寬,很多事都會不一樣。

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

砰一聲!老兄,疲勞駕駛可不好~

從買房自住後,有了每星期日回家看爸媽相聚吃飯的習慣,昨天星期日也不例外。

約莫晚間八點,開車在回家的路上,緩緩地停在停止線前靜等紅燈轉綠。從後照鏡裡看到後車也逐漸降低車速,慢慢抵近,想來也是個標準駕駛吧,也就不管他,將視線再度投向前方,注意前方車況。

意外總是來的猝不及防,砰~一聲,沒想到真被後車給撞了一下,力道不大,人無事,就是擔心車後‘’撞況‘’。幸好無大礙,就一個車牌印子在防撞護板上。










有事就處理事,但要有憑證,先打電話通知110到場,拍照製作筆錄。

等候警察到達的期間,和後車駕駛小聊,才知本已煞車停止,可就在那一瞬間,打了瞌睡,導致放開了煞往前撞上。

很簡單,就是所謂的「疲勞駕駛」,有時自己在下班的路上,精神不濟之下也會發生突然閃神的情況,當回到家停好車,才感到一陣後怕。所以,我理解他,希望他以後能養好精神再開,安全第一。

有時候,人命中會有劫數,問題只在大小。對於這樣的小碰撞,不論對他還是對我來說,都是一種幸運,要惜福,要感恩。

天很冷,辛苦波麗士先生幫忙做筆錄,後面就交給車廠及保險公司。

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

相片故事#7 抬眼看天,公園靜美








手機等級不高,拍照的畫質沒有很好,很吃天氣。

上午因事到公園,等待的過程不閒著,用眼四顧,很棒天氣。

隨手一張,如何?

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

寒日亂語

 我凝視著鏡裡的那人

很熟悉  又不太肯定

和腦中的形象一點點一處處比較

臉皮有點皺也有點黑  喔  還有點厚

頂上黑蓬蓬的髮摻進了一片白毛  茫茫

有了很多不一樣  一樣的也還有很多

內外都疏於保養

變化的太快  接受的太慢

由隙縫到鴻溝

不怪男人至死是少年

且看韶華度須臾

 

少時張開雙掌  努力地抓取看的到與看不到的一切

後來  握緊雙拳  想護住身旁的所有

然後  老天告訴我

家庭與責任才是最真的

收回遠望的目光  聚焦眼前

溫度  不在遠方  來自身旁

 

因為簡單  我有微笑

#27 漫行游東|擔任徵才面試官的心理活動

不得不當的角色---面試主持人 以前,K在單位裡最多只是參與到面試場合中眾多面試委員的其中一人,出席首先是充人數,讓陣容看起來更有壓迫感一點;再者則是看一看要招進來的人有哪些,可以在將來的工作上對可能成為同事的人有更進一步的了解;其三,提不提問都可有可無,主要還能學習來面試者簡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