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已經長大,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小小孩
小孩子從出生到會走路,從幼兒園到上國小、國中,從父母無時不刻的陪伴到同儕好友的無話不談,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持續的弱化,影響力也持續的衰減。
有句話說,不管你幾歲,在父母的眼裡你永遠是個小孩。這句話一方面說的是,父母的關愛永遠都在,怕你吃不飽穿不暖過得不好,但在另外一方面,父母心裡的那個你,永遠都像是個還沒長大的人,不是他們不知道,而是難以放手。
家裡的老大,也已經到了國中,但在我們的心中,與他相處方式的改變遠遠趕不上他成長的速度,腦海裡經常閃過不久前還是那個在牙牙學語,可愛天真無邪的模樣,怎麼一眨眼就比我還高了呢?
因此,在管教方式上,衝突與磨擦不可避免的開始出現。我們以自以為對的方式來教導孩子,卻少去思考孩子的需要以及他們想要的相處方式。當衝突一旦產生,孩子面對父母有其天然的地位弱勢,因此可以選擇的應對方式並不多,常見的不外乎哭泣、自我封閉、不理踩、逃課逃家、故意唱反調、耍脾氣或爭吵等。而這個時候,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應該有所警醒,想一想我們自己的行為是否妥適,畢竟不是你的身分是父母就一定是對的。
用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大小孩
需要正視的是,他已經長大到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思維,有自己的喜怒哀樂,有著自己的想法,已經不需要我們事事過問,不喜歡每件事都被掌控的感覺。若是不放開空間給他們成長,就會像小草一樣,努力擠出一絲成長的空間,最後長成的樣子,未必是我們想見到的。
我知道放手不容易,但再難也要去嘗試,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,是父母的責任。
我檢討我自己,每當以與朋友相處的方式與孩子互動,他們的笑容充滿著那稚嫩的小臉,氣氛輕鬆愉快;而當板著臉時,沒有人是舒坦的,也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。
努力把孩子當朋友一樣相處吧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