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

#17 漫行游東|無巧不成書

為同一開發案攜手努力,兢兢業業執行業務嚴控風險的戰友們,在這短短一季裡陸續調動,各有際遇,然而當放在一起看時,不免覺得上天似有安排,因為最難的那一段,一起走過了。

是惺惺相惜吧,對~那一定是!

從在不同部門互不相識的幾人,經過業務上的交手,逐漸對彼此工作上的態度產生認可,凝聚共識,在各自的工作領域有默契的互助,對抗內外壓力,雖然處在不同部門,但就像是一個team,相互幫扶,相互信任,何其有幸。

沒有挑戰是不能克服的,特別是當你有同行的夥伴時,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將會更高,而且更有把握,當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時候,不是單打獨鬥,集思廣益讓事情更加圓滿。

K在3月份調動到總部以外,悉心培養的優秀同仁也於5月份因績效斐然升職外放擔任小主管,而下個月,也就是6月份,另一個部門的戰友在機緣巧合之下有了調動到其他地方的機會。短短3個月內,對於這一個開發案最熟悉、最知根知底的幾人,都有各自的機緣,陸續離開總部的崗位,像是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——時候到了。

為了恭喜C脫離苦海,邁向另一個屬於她的星辰大海,幾位朋友約聚一起用餐,K聽著眾人聊著工作上的事,雖然知道沒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,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,只是發現當人離開的那個位置,許多事情都變了一個樣,當初費心建立起的都開始變了模樣,心中不免戚戚,但又能如何呢?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還是懂得。

東區/三井lalaport/沁園春






時間依舊在流逝,以前的業務看似跌跌撞撞但也仍舊在前進,其實如果有心的話,現在凸顯出來的問題,都是對現有機制完善的契機。K從旁觀察,默默筆記,也作為現在工作的一個參照。

離開未必不好,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,只有跳脫了已經習慣的環境,踏入新的環境,接觸新的人事物,用新的經驗豐富人生閱歷,為開展另一個篇章蓄積柴薪,動起來就值得。況且,因為熟手的離開,留下來的人也能獲得接觸新業務的機會,成長性十足,換個角度想,不也是美事一件。

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,讓思維開闊,沒有絕對的好事與壞事,差別只在於你如何看待。

東區/台糖湖濱生態園區


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

面對孩子偏科嚴重且兩極化發展的段考成績,身為家長的反思與檢討!

在孩子的學習及教育這方面,身為家長的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因為即便到了現在,對於要怎麼作好家長的角色,也還在學習中。

一直以來,我們的教育追求的是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均衡發展,希望每一個孩子在學習及成長的過程中能培養良好的品德、豐富的智識、健康的身體、和諧的群體關係以及對於美學的欣賞能力。出發點是好的,但實際上是怎麼樣的,身為家長的我們都知道,仍需繼續努力,但比起過去相對而言,比重已是有所調整,均衡發展的課題實屬不易。

身為家長,自從孩子開始上學後,把教導孩子知識及各方面的學習寄望於學校教育,但從另一個角度反思,不無存在著把教育的責任甩給學校的潛在想法,疏忽了家庭教育及來自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親自付出,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。

譬如覺得孩子學習成績如果不好,就給孩子上補習班或要求孩子應該要自動自發的努力,彷彿這樣子就已是一位盡責的家長,成績不好就該是學校或孩子本身的責任,然而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有問題。

大兒子今年是國一生,所有的科目裡就數學的成績不理想,這個情形從小學就開始逐步顯現,及至小學五、六年級時開始變的嚴重。那時為了讓他的數學不至於與其他科目差距太大,認為送補習班課後加強學習應該能有改善,只是結果仍舊差強人意。

上了國中,國一上學期的數學仍是持續上補習班,但隨著課業加重,補習班課後回到家仍要面對學校的課後作業,每每奮戰到午夜前,看著他疲憊的樣子就心有不忍,思考著這樣的學習模式真的就有幫助嗎?

經過2次段考發現,成績未有明顯提升,那麼補習的功效何在?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,彼之蜜糖,我之毒藥,想到此處,惡性循環的結果將是對整體產生負面影響,那麼就將課後補習停止,數學成績即便不好,至少能睡飽覺,養足精神及發育中的身體。

成績不佳的幾點觀察

更何況,經觀察結果,課後補習或已成為一種心理依賴,即便學校上課沒認真學習,還有補習班可以補救,但到了補習班卻又將心思放在與同學的互動上,研究如何將手機遊戲玩的更好。當沒了正確的學習心態,將得不到預期效果,這樣的現象必須加以修正。結果,本以為停掉補習後的期末考試成績將再進一步退步,但最後數學成績竟與有補習時相差無幾。

因此,在此可以歸結出以下幾點

  • 學習態度不對,補習是輔助手段,是針對課堂上不熟悉的課程內容部分再給予重點加強,學校課堂專注學習才是基本功。
  • 在補習班交朋友,本是件正常的事,但受同儕氛圍影響分心在遊戲上,專注力分散,亦衍生充值玩遊戲的比較心理。
  • 課後可用的時間被壓縮,補習班下課後尚需趕寫課後作業,除了影響睡眠時間,也影響作業品質,更重要的是沒有放鬆與思考的時間。
  • 被動補習與主動要求補習,對孩子來說是不一樣的事。

不合格家長的自我檢討

其實,孩子又有什麼選擇呢?到目前為止都還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再為他們做決定,他們除了主動接受與被動接受外,又給了他們自己選擇說NO的機會嗎?還不就是那句,爸媽覺得你需要,所以你應該要。

可是,隨著孩子逐漸成長,升上國中已然步入青春期,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,對於家長幫他決定地或強塞給他的,也有了要不要接受的自我意願,這是人類成長的必經之路,所以,該醒悟、該修正的也就是習慣了那一套相處模式的家長。

  • 考試成績不代表一切,而是凸顯了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,家長不該用指責或否定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努力,因為沒有人心裡不想要考取好成績,對成功」的渴望存在每個人心底
  • 用正面積極的鼓勵取代消極負面的指責否定,給予孩子好的引導與鼓勵,是身為家長的責任,讓陽光消融積壓在孩子心上的壓力與陰霾。父母用鼓勵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自信心,促使其增加學習積極性,因為當一個人缺乏自信心,就會缺發探索事物的主動性、積極性,其能力自然會受到約束。

  • 家長也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適,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模板,也是信心的來源。

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

不靠譜分析|1130514後的台指期的目標區|用亞當翻一翻,會不會來不重要,就是驗證看看(113/6/13抵達預測目標2,113/6/14超越預測目標1)

1130516台指期日線截圖













分析標的台指期06

※113/05/16 初記
*這一波起點為113/04/19的19273點
*壓力區大約設定在20884點
*113/05/13收在壓力區,113/05/14實體紅K突破

個人不靠譜看法
1.113/04/19及113/04/20 測均線後回歸上升趨勢。
2.113/05/14實體紅K突破站上頸線後未出現假突破的現象。
3.依據等距測幅計算目標
       20884-19273=1611
       20884+1611=22495(目標1)
4.以翻亞當計算目標
       20857-19445=1412
       21009+1412=22421(目標2)

想要驗證的部分有以下2點
1.過程漲跌難免,那以上的目標1、2會不會來
2.還有這一波究竟會走到哪裡才休息

#113/05/22 盤前檢視
1130522台指期日線截圖(盤前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.高位整理
2.趨勢向上
3.20884頸線未破
小結:維持目標

#113/05/22 13:45 收21583
    距目標2:838

#113/05/23 13:45 收21604
    距目標2:817

#113/05/27 13:45 收21875
    距目標2:546
    ps.趨勢持續以45°向上,動力強勁,目標不變。

#113/05/28 13:45 收21954
    距目標2:467

#113/05/30 13:45 收21392
    距目標2:1029

#113/06/06 13:45 收21875
    距目標2:546

#113/06/12 13:45 收22046
    距目標2:375
    ps.即將達標

#113/06/13 13:45 收22326
    距目標2:95
    ps1.盤中最高22473,超越目標2價位22421達52點,本次預測成功,耗時16個交易日。
    ps.隨時回頭都有理。

#113/06/14 13:45 收22511
   目標1終究也是到來了,過了22495,即便看起來再有氣勢,還是站在一邊看表演,至於能走多遠,都已不在規劃內。

本次預測就此結案。

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

我的減重紀錄簿#6 造孽啊!

2024年5月13日零時

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究竟是看到了什麼,心裡發出哀嚎聲~造孽啊!

許久不曾站上體重計,站上之前還一直告訴自己,這段時間應該維持的還可以,總歸不致於差別太多,大差不差的在72~73kg區間,還能接受。

哪曾想到,75.4kg這數字乍然入眼,炫得我一臉矇,這是什麼邪惡數字,完全失控了。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呢?必須好好的歸納檢討。

一、不曾間斷的禮盒餅乾,為了不浪費,陸續進了肚子,從根本上沒做好減糖工作。

二、公務及節日聚餐,沒收住口腹之慾,以前吃六分飽,現在滿到喉。

三、運動、運動、運動,很重要說三次,更重要的是,沒做到,個人的惰性再一次戰勝毅力。

四、還有一個可能,上秤前喝太多茶水,增重不少,秤的不是時候。

以上,問題之因,必須重視,重新拾起對體重的控制。改變原因,就可以改變結果

2024年5月12日 星期日

相片故事#3 在等待


在接送或處理事情的過程中,有時候會出現一段不短時間的空檔,與其車上怠速不熄火吹冷氣空等,除了排放廢氣造成空污,路邊暫停又怕影響交通,不如到附近的圖書館等待,規矩停車又有諸多益處。

在人滿洶洶的館內找一處座位真屬不易,來時剛好趕上中午用餐時間,恰好覓得一個位置,喝杯咖啡看向綠蔭蔥蔥的窗外,放鬆雙眼。

偷得一時閒,做對社會有益的選擇!

2024年5月10日 星期五

The treasure that I am looking for is in my heart.(我一直在尋找的寶藏就在我心中)

幸運小卡

The treasure that I am looking for is in my heart.(我一直在尋找的寶藏就在我心中)

 

在一個特別的場合  屬於離場前的特殊安排

隨意擺放在桌上的蓋牌

讓有意的人任意抽選

無人知曉另一面寫的是什麼

喜歡  帶走

不喜歡  留下或...


一眼掃去  直盯盯的看著這張

直到拿取前也沒被人取走

就是你了


是啊

就像是算命一樣

給的正是我在尋找的


冥冥中自有安排


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

#16 漫行游東|考核期來臨,細節分高低

例行性的業務考核不是找麻煩

每一次的業務考核,不僅僅是上級對下級單位的稽核管考,更是被考核單位自我檢視的機會,藉由外部壓力對內部進行歸納、整理、調整修正及創新思考,不該以消極的面向思考,而應抱以正向思維,積極面對。競爭無所不在,於內,部門間的業務橫向聯繫與相互比較;於外,則須與同級別的單位比較優缺,分出高下,爭取榮譽。

例行性的業務考核,對於考核者與被考核者而言,都是一種額外的負擔,但卻又不得不為之承擔,只因這個機制能起到防微杜漸、及時糾錯、自我警醒及業務創新的功用。

圖/Pexels


當彼此都差不多時怎麼辦

例行的考核機制,經過多年的執行,只要不是刻意的擺爛行為,各個被考核的同級單位,因為所負責業務範圍基本相同,核心業務的水平也相差不大,也就是能取得的基本分並無法產生具決定性的差異,那麼當彼此競爭單位間要如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優勢。

從K的角度來看,無非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,也分高下。

既然例行性的業務執行難分軒輊,那麼從細節著手累積情緒分數,積小勝為大勝也不失為一個方法,在此提供一些淺見供大家參考:

  • 繳交的績效報告呈現方式應注意可讀性

要如何將所在單位在考核期間的績效呈現在考核委員的面前,須注意資料的易讀性,要言簡意賅的表達在有限的篇幅裡,人的大腦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資訊有其侷限性,因此在報告的呈現有以下建議:

    • 不宜以大段落式的方式展現,一入眼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,易生煩躁感。
    • 標題架構明確,提綱挈領。
    • 以條列式或圖、表呈現績效,用數據說話。
    • 圖像式的表達法有助於閱讀及加深印象。
    • 色彩管理很重要,清爽簡明易讀的報告比單調的流水帳式書面更令人賞心悅目,更願意用心看內容,印象分數也更好。
    • 揚長抑短,修飾文辭要留心。

  • 掌握考核者的人員組成

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,因此對於考核人員的組成必須事先掌握,其中以帶隊者的身分為 最重要。事先瞭解帶隊者的層級,受考核方亦應有相對應的層級予以接待,避免讓對方有不被尊重的感受。

  • 注意行程安排與預留停車空間

考核者如果交通工具是大眾運輸系統,除非事前有明確表達自行解決到達方式,則應依其到達時間地點安排接送的交通工具及人員,不要讓這問題演變成令人措手不及的危機處理,讓原本的加分項變成減分項。另如果是自行開車者,則應先確認需要幾個車位,避免還要花費時間找停車位,發生找不到車位或為趕時間隨意停車的情形應盡量避免。

  • 看似不重要的點心飲料水果其實很重要

這屬於小確幸的範疇,看似可有可無,也不屬於業務的一部份,但卻像是一種儀式感,禁不住別人有你沒有的比較啊!撇除專業那一塊,心裡舒不舒坦跟下手重不重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性。人總是希望被重視的,不是嗎?

  • 伴手禮有沒有

吃人嘴軟,拿人手短,把功夫做足了,至少不會在競爭群體中落入下風。不用多少件,也不用多貴重,重點在於有,有特色。

行禮如儀,你好我好分數更好

當然,把本分做好是最重要的,畢竟再怎麼強調貼心服務加的分數,也比不上業務缺失扣的重。守好基本分,把能想到、做到的細節都處理好,剩下的就不是操之在我的部分。

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

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

#15 漫行游東|天生勞碌命

不得不信的命格

一路走來,不說是磕磕絆絆,但也稱不上是一帆風順,瞌睡了有人送枕頭的好命,那種好運道,K是知道自己的,沒有落到自己的可能。

以前在初入社會的時候,常聽人說職場裡有所謂的「爽缺」與「屎缺」,前者多半被有背景或資歷深的人占著,通常新人只能含淚擁抱後者,那時的他深以為然,覺得似乎本該如此,那麼當他熬成老鳥的時候,是不是也就能順理成章的成為爽缺一族的當然成員。

事實是,歹誌不是憨人所想ㄟ,都怪那時年紀小,怎麼就信了呢?糊塗啊!

隨著時長日久,看多了工作場上的來來往往,K也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見解。首先,工作場上的就沒有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與人際關係,一個位置的空缺都代表著一次調整的機會,是各方權衡的結果。其次,新人的到來只是在暫時的平衡點上加入一個變量,而這個變量會不會超出預期,則取決於這個人的能力。第三,能者上,遜者下,並非絕對,最後能更進一步者,有時與多數人想的不一樣。

有的人,精明能幹,能力過人,卻總是他人眼中的遺珠之憾;有的人,庸碌無材,大過不犯小錯不斷,好處卻總有他的一份。到哪說理去呢?怎麼想都難以找到支撐的論據,因此統歸入「好命」的那一類人。

因此,很多的人事變動與工作分派,未必都是有跡可循,反而有一個現象很明顯——忙碌的人走到哪都是忙碌的,也可以稱之為「勞碌命」,屬於會自動吸引工作的體質。


學會不羨慕不嫉妒的心態

到了能坦然接受「好命」與「勞碌命」如此虛無縹緲的詞時,多半也能笑看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事,與其羨慕嫉妒恨搞得心理不平衡,做出荒腔走板的出格事,不如固守本心,反求諸己,調整自己的步調與做事態度及方法。

K分析過自己的成長軌跡,發現之所以覺得他是「勞碌命」那一種人,說到底還是不願修正做事態度與放寬自我要求的標準,所以,在人人都說輕鬆的位置上依舊感覺到忙碌,也屬正常。

這種忙不是瞎忙,至少是有從承擔的工作中學到有用的經驗與知識。

「好命」卻平庸與「勞碌命」卻充實,他選擇後者。

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

私法人建物產權移轉|私法人經本部許可買受並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建物,以合意解除契約方式返還予原出賣人,仍受平均地權條例第79條之1第3項規定5年不得移轉規定限制

內政部113年3月12日台內地字第1120267861號函

主旨私法人經本部許可買受並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之建物,以合意解除契約方式返還予原出賣人,仍受平均地權條例第79條之1第3項規定5年不得移轉規定限制

說明
一、略

二、按平均地權條例(下稱平權條例)第79條之1第1項及第3項規定,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,應檢具使用計畫經本部許可,其取得房屋於登記完畢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、讓與或預告登記。但因強制執行、徵收、法院判決或其他法律規定而移轉或讓與者,不在此限。又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許可辦法(下稱許可辦法)第2條第1項規定私法人買受供住宅使用之房屋,除經本部公告免經許可之情形外,應檢具使用計畫,向本部申請許可。是以,私法人買受住宅除免經許可情形外,應向本部申報請許可;經許可買受之住宅除強制執行、徵收、法院判決或其他法律規定而移轉或讓與者外,應受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、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。合先敘明。


三、查貴公司所陳標的前經本部許可,並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,且依平權條例第79條之1第3項及許可辦法第14條第2項之規定辦竣限制登記註記在案。


四、按民法第259條第1款規定略以,契約解除時,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,應返還之;次按契約之合意解除係以第二次契約解除第一次契約,為另一契約行為,與法定解除權之行使所需要件不同,其性質與效果亦異,除有特別約定外,並不當然適用民法第259條回復原狀之規定(最高法院63年台上第1989號判例及109年度台上字第1770號民事判決參照)。準此,合意解除契約之契約行為與平權條例第79條之1第3項但書所列各種情形未符,自不得排除前開限制規定之適用。


五、綜上,合意解除契約行為與平權條例第79條之1第3項但書所列各類情形未符,旨揭標的既已依前開規定辦竣所有權移轉登記,仍須受5年不得移轉之限制。


六、略。

#27 漫行游東|擔任徵才面試官的心理活動

不得不當的角色---面試主持人 以前,K在單位裡最多只是參與到面試場合中眾多面試委員的其中一人,出席首先是充人數,讓陣容看起來更有壓迫感一點;再者則是看一看要招進來的人有哪些,可以在將來的工作上對可能成為同事的人有更進一步的了解;其三,提不提問都可有可無,主要還能學習來面試者簡歷...